柳州9月10日电 题:黔桂交界山区教学点 两地教师合力坚守乡村教育
作者 林馨
在贵州和广西交界的大山乌英苗寨里,有一所横跨两省(区)的教学点。这里尽管教材、放假时间不同,但由广西教师和贵州教师通力合作,两地学生却不分彼此,一起上课。
梁胜德在课堂上为学前班学生讲课。 王以照 摄位于黔桂两省交界的乌英苗寨,世代杂居着广西和贵州两省民众。乌英共有140户,其中100户人属广西柳州市融水县杆洞乡党鸠村,40户属贵州省从江县翠里乡南岑村六组。目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。
1984年,乌英教学点由贵州出土地、广西出材料、全村人出资出力共建。因此学校就有了两个名称:贵州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自治乡乌英教学点、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教学点。
目前,乌英小学仅开设学前班、二、三年级,共29人。其中,9名贵州籍学生,20名广西籍学生。
58岁的贵州教师吴仕生负责小学3年级教学,按照贵州教材上课,包揽语文、数学、思品等多门课程。52岁的广西教师梁胜德负责二年级课程,则按照广西教材开展多门学科。学前班则由两人轮流抽空教学。
乌英教学点同时挂着两省区的牌匾。 王以照 摄吴仕生介绍:“一直以来,不管是广西还是贵州的学生,都按年级统一分配给一位老师。属于贵州老师分管的年级,学生统一按贵州教材学习、考试,属于广西教师分管的年级,也是如此。隔年交叉招生、分配。”
吴仕生仍记得,两年前,贵州小学生采用的是人教版语文书,而广西小学生语文书则是苏教版课本。“虽然教材不同,但由于事先规定好学生统一按年级不按户籍管理,才没有给教学带来太大困扰。”如今,两省(区)教材已经同步。两地学生也均享受国家营养计划政策“免费午餐”。
虽然分工明确,广西、贵州老师通力配合,但由于当地学生均为苗族学生,生活习俗、学习习惯的不同,仍让教师面临不少“难题”。这个学期,刚从融水尧告村小学轮岗到乌英教学点的梁胜德,显然还不太适应。
前几天,梁胜德上课时,班上仅6名学生,却还有2名学生没按时到校。梁胜德只得上门叫学生起床到校。等到其到学生家时已经快十点,不仅学生没有起床,连家长都还在睡觉。梁胜德十分无奈地表示,山区学生和家长学习的意识不高,甚至没有养成按时上学的习惯。
此外,由于语言不通,也让梁胜德在教学上处处“碰壁”。“学生多数是讲苗语,普通话教学经常有学生听不懂。二年级的学生,甚至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。”梁胜德只能手把手,一笔一划教学生写字。
苗寨孩子的现状让梁胜德十分忧心。他期望在自己轮岗这一年,能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、按时上下学、自觉打扫学校卫生。“如果可以,未来几年我也打算继续留下来,毕竟轮岗一年换一个教师,也不利于学生发展。”梁胜德表示。
至今,已经坚守在此第7年的吴仕生,也十分牵挂乌英孩子教育。其表示,“想把自己所学的一点知识贡献给后代,改变这个落后的寨子、改变孩子的未来。”(完)